今天,我們該如何行善?
你知道怎么做一個善良的人嗎?怎樣做才是有效果的善?你有足夠的愛心、智慧和勇氣行善嗎?這是一篇來自公益慈善論壇發起人天之心對行善的介紹。
行善的原則
最高原則:保護受助者的尊嚴
居高臨下的施舍,即“嗟來之食”式慈善的特點,就是施其所需,奪其尊嚴。無視受助者的尊嚴,因道德優越感而做的慈善,不是真慈善,而是傷害。建議大家在開展公益活動時,不要刻意擺拍與受助者的照片或錄制相關視頻,在用于宣傳和傳播時必須考慮是否對受助者造成傷害,或引起公眾反感或質疑。
基本原則:你所給予的正是受助者最需要的
拿捐物來說,你捐的東西別人真正需要,才算好事一件,如果是別人不需要的,你給他等于浪費,反而成了壞事。所以,做好事要負責任地做。
無利益糾纏原則:不要求受助者回報你什么,也不要刻意尋求其他利益,一切隨順自然。如果你急功重利地“行善”,最后可能不僅什么也得不到,反而會失去更多。
行善無所圖,乃大善也。真正行善之人不僅不圖回報,甚至在因行善而被人詬病、誤解、詆毀時,仍能行善不止。
良心動力原則:行善不是因為你欠別人,而是你需要聽從良心的召喚。
個人如何行善?
你所能承擔的責任,就在你能力所及的范圍。
第一,別以為自己是救世主,可以扛起全世界的苦難;
第二,用自己最擅長的技能行善;
第三,多從受助者、服務機構的角度考慮問題;
第四,處理好行善與家庭、工作的關系;
第五,保持好奇心與想像力,通過學習提升智慧;
第六,從信仰中獲取幫助,它是你人生的方向和動力之源。
行善方式大盤點
1、捐贈(金錢或實物,直捐或網捐,實名或匿名,個人或企業、集體、家庭。比如通過新浪微公益平臺捐贈);
2、志愿服務(創意、技術與時間);
3、義賣;
4、慈善賽;
5、慈善晚宴;
6、步行或騎行籌款;
7、慈善消費(購物時商家捐款、買一善一);
8、公益旅游(在旅游中參與助學濟困、環保護生);
9、個人或企業出資設立基金會(非公募或專項基金)。
10、慈善拍賣(實物或名人時間);
11、愛心轉發(網友轉發微博,企業或個人捐贈);
12、隨手拍(打拐、救乞、公車私用、粗暴執法);
13、以物換錢物,實現夢想(鉛筆換校舍、釘子換大樓);
14、購買貧、災地區農產品、受助者的產品或服務,支持公平貿易;
15、參與“待用慈善”,為有需要的群體提前購買愛心餐或其他商品和服務;
16、通過手機上的公益APP行善。如下載安裝“行善”、“米公益”、“寶貝回家”等手機客戶端應用,或者關注如“公益慈善論壇”、“有益思”、“第三部門觀察報告”等微信賬號;
17、傳播和分享公益慈善資訊,倡導現代公益慈善理念,喚醒人們的公益慈善意識。比如,你可將本文分享給好友。
來源:公益慈善論壇(有刪節) |